企业做大、做强、做久要有企业本身正确的思想和企业文化,要做到三统一,即:统一思想=思维模式,统一方法=行为模式,统一行动=落地模式。所谓模式,指不因管理者的改变而改变,不因管理者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。
思维模式=公司文化=行为背后的思考逻辑,既是导致企业成功的核心思想体系,也是障碍企业发展的思想体系;行为模式有很多模块来组成,包括规范化管理体系、营销体系、3S管理体系及办公现场5S管理体系、企业的智能化及互联网系统,以便快速提高企业技术及工业水平;落地模式便是将所有使企业做强做久的文化和思想体系为指导,统一思想和行为,运用比、学、赶、帮、超的方法,使各个部门和各个环节共同进步,比是与高手过招,学是经的基础,比是学的原因,赶是互相追赶,帮是不抛弃、不放弃,是团队建设的灵魂,说给他听,做给他看,然后让他做给你看一遍,超要有创新的精髓。
后勤人员影响岗位的核心因素是管好自己、管好自己的下属、管好自己的职责,不做生产的人考三量,所有的工作都是由三量累积而成的,要把工作的各个环节数字化。三量是指时量、数量、质量。
时量是指对时间的管理和控制,可以用数字表达,数量是指对多少的管理和控制,可以数字化,质量是指对好坏的管理和控制,99%的可以数字化,1%没必要用数字表达的,只要能考核就叫数字化。管理者向下属布置任务必须有三量,向上级汇报工作必须用三量汇报,否则企业就会乱向丛生。
现场3S是指整理、整顿和清扫,来源于日本,盛行于欧美,作用就是让企业快速盘点,给企业安全事故做“节育手术”,将维修费降低90%,安全事故来源于没有整理、整顿、清扫,终于整理、整顿和清扫。
1、整理是指把每个人的工作现场有用的物品和没用的物品区分开,有用的进行整顿,无用的通过三个渠道进行处理:此物品有使用价值但暂时不用,把它放到公司指定地点;此物品无使用价值但有变卖价值,把它变卖后带来价值;此物品既没有使用价值也没有变卖价值,把它放到公司指定垃圾筒。
2、整顿是指把整理后留下来的物品进行“三定加三定”、“三易加一标”:一定加一定即定点定位是指把所有物品进行定点,根据使用频率的高低,确定离操作工的远近,定位又叫形近管理或相片管理,用图片表示物品存放的位置;定容又量,是指“零库存”,不是指没有库存,而是指“保险库存”和“合理库存”;定品又定质,是指不同规格,不同质量的物品不能放在一起,而要把相同规格和相同质量的物品放在一起,坚决反对“混搭”;三易加一标是“目视化管理”即易拿、易放、易管理,一标指所有物品都要有一整套标识,要有责任人、监督人、时量状态和数量状态。
3、清扫是指把整理留下来的物品进行清理和打扫,清扫的核心是点检,点检是指把机器、设备、工具、电信、电缆、成品、半成品、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地方进行清理、擦拭、敲击,通过以上动作发现细小隐患,由操作工立即解决,重大隐患立即用点检卡上报维修部。
安全事故=侥幸+违反3S操作规程(规范化管理体系)+没有防错功能+纠察及强大检查系统+墨菲定律(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,而其中一种选择方式将导致灾难,则必定有人会做出这种选择,即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,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,它总会发生)。
清扫的作用可以用“海恩定律”来解释,凡是可能发生的危机早已被预见并把它们转化为例行作业,因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都有29次轻微事故,有300起未遂选兆(险生),有1000起故事隐患,任何你觉得可能出错的事情,它就真的会出错。
生命至高无上,安全责任为天;人人讲安全,家家保平安;生产再忙,安全不忘,人命关天,安全在先。这些我们公司内的标语都充分体现了安全的重要性,每位职工都要高度重视,真正做到快乐工作,因为我们要安安全全的上班来,高高兴兴的回家去。
通过“分之合”培训使自己认识到为什么工作会有失误,是因为很多事情不够细化,观察得不够仔细,考虑得不够深刻,也认识到汇报工作和安排工作要带三量,汇报工作要带问题和解决方案,安排工作要带时量、数量和质量的要求,企业必须要有规范化的管理体系和自己特有的企业文化,只有这样,每一项工作做起来才可以抓住重点,提高效率,事半功倍,减少出错的机率或是将错误降低到最小。
让我们每一位员工都参与管理,具有高度的责任感,自主自发的干工作,我们不是为领导干,也不是为公司干,是为了我们自己干,要让我们存在的价值充分体现,每天对工作都有新发现新思路新措施,要日日反省,反省自己当天的失误和取得的进步,哪怕是小的失误在以后也要尽量避免,再小的进步日积月累就会有大的进步,不能一成不变,更不能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,我们要让自己的正能量无限延伸,互相配合,团结一致,为企业美好的明天全力以赴。